你的位置: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线上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 > 股票线上配资平台 > 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 沦为笑柄的兰封会战:几十万精锐中央军,就是拿不下日军1个师团_国军_徐州会战_进攻
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 沦为笑柄的兰封会战:几十万精锐中央军,就是拿不下日军1个师团_国军_徐州会战_进攻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22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 沦为笑柄的兰封会战:几十万精锐中央军,就是拿不下日军1个师团_国军_徐州会战_进攻

其实在抗战开始的初期阶段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,国军在正面战场作战中并非没有机会,淞沪会战直接让日本华北-华中平推的作战意图破产,将日军的作战方向从南北变成东西,延长其战线。在淞沪会战结束后,国军在徐州会战的台儿庄战役中还是重创了华北日军,甚至于一度看到胜利的希望,

这也让很多人觉得国军在正面战场上仍有与日军进行决战的资本。

台儿庄会战国军

但在随后进行的兰封会战,却狠狠打了老蒋的脸,齐聚薛岳、胡宗南、宋希濂、黄杰等黄埔名将的国军,却让日军14师团从容的从自己包围圈逃脱,几十万中央军精锐进攻4万日军,到了最后却只能靠决堤黄河才能逃跑,让这场战役在一地鸡毛中成为一个“千古笑柄”……

那么在兰封会战中,是何原因让10倍兵力于日军的国军,始终未能消灭日军土肥原14师团呢?

展开剩余93%

徐州会战中的日军

兰封会战功败垂成

按照惯例,我们先来看看兰封会战爆发的始末……

在1938年4月,因为李宗仁的台儿庄大捷,给了一向对日畏首畏尾的老蒋错觉——“我能反杀”。他认为可以和徐州会战一样,利用北面华北方面军日军着急南下配合南面华中方面军进攻武汉,想尽快结束中国作战的心理,决心利用优势兵力吃掉日军前凸部队。为后面的武汉会战提前热身,消灭日军有生力量,提振士气。

但理想是丰满的,现实对国军来说却是苦涩的。

台儿庄会战中的国军敢死队

1938年5月,老蒋终于等来了机会,土肥原带领的日军14师团在占领徐州后,想从豫东穿插过去,一方面是包抄徐州李宗仁的后路,另一方面想在豫东作战消灭第一战区国军,然后进攻武汉。而对于这样一支“冒进”的日军,老蒋认为复制台儿庄辉煌的时刻到了,于是询问当时一战区的司令官程潜能否消灭日军14师团,在得到程潜“

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

”回复后,老蒋积极调兵遣将,准备围歼这个师团。

日军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

他任用薛岳为总指挥,直接指挥6个王牌中央军——胡宗南第1军、黄杰第8军、桂永清第27军、李汉魂第64军、宋希濂71军、俞济时第74军一共12个师直接将日军对14师团进行进攻。5月23日第88师师长龙慕韩擅自弃城逃走,致使日军于5月24日不战而占领兰封,国军主力在兰封周边与日军展开作战,兰封会战爆发。

抗战时期的薛岳(中)

虽然名义上包日军14师团,但身处包围圈内的日军却是游刃有余。别看当时的日军只有1个师团,但是得到炮兵、空军和装甲兵加强的14师团,战力可不仅一个师团这么简单。5月26日上午,国军开始对兰封敌军展开总攻,相继占领兰封和罗王车站等重要据点,27日薛岳手下王牌——粤军64军占领罗王集,宋希濂部攻入兰封市区,日军14师团只能收缩在三义寨方向。

宋希濂在回忆录中回忆到兰封市区的攻坚战仍然记忆犹新:

“一开始,守敌十分顽强,我攻击部队逼近寨子时,被其浓密的火力射击,伤亡颇大。我即命令集中所有火力,包括山炮、迫击炮、重机枪等,全力制压对我危害最大的敌军火力点,发生了效果,我步兵两个连迅速地突入了寨子的一角。但敌军仍然凭借在寨内的各据点,继续负隅顽抗。我军兵力逐次投入战斗,扩大战果,使战斗愈演愈烈,机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,有如急风骤雨。当战况正在十分紧张时,寨内敌军突然放弃阵地,向西南方面窜走。”

指挥作战的宋希濂将军

到了28日战况出现了转折,日军在在重炮的掩护下,对桂永清27军包围圈进行反扑进攻,桂永清为了保存实力直接放弃阵地逃跑,导致日军重新占领战地。在包围14师团之后,老蒋对于前线作战一直不满,在他看来12个王牌师包围日军2万人(实则4万人),怎么打都能赢,在对前线部队的电令中说道

“兰封附近之敌,最多不过五六千之数,而我以12师兵力围攻不克,不仅部队复杂,彼此推诿,溃败可虞;即使攻克,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。”

其实从桂永清放弃阵地上来看,在兰封会战中国军前线将领对于全歼14师团压根就不抱太大希望,这6个军在进攻中也是相互推诿,都想保存实力。打到现在将军们都想撤军到郑州和豫南一线调整。但在老蒋的督战令下薛岳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对日军进行进攻。而这也为国军在兰封会战中的溃败埋下了伏笔……

兰封会战中进攻的国军

而就在老蒋调集部队准备再次进攻的时候,外围的日军可没有闲着,日军华北方面军总部在看到14师团被围后,为了避免台儿庄的覆辙,也在积极调兵去解围。在解救之余日军也想通过14师团进行中心开花,调集外围部队围歼国军豫东兵团。

在5月24日以后华北方面军调集第10师团及混成第3旅团往东正向亳州、涡阳进攻。第16师团及混成第13旅团于5月26日攻占虞城。28日前线日军逼近兰封侧翼的商丘。此时第8军军长黄杰发挥老同学桂永清的“优良传统”并没有想要挡住日军这股援兵,而是以电台失灵为由带领麾下2个师直接跑路,让日军直接占领商丘,让本来包围的14师团的薛岳部直接处于日军两面夹击之下,情势急转急下。

日军攻击阵地

由于数月来对兰封的多次进攻,部队出现大面积伤亡,面对内外两路日军,国军已经失去了决战先机,5月31日国军决定执行《战区兵力转移部署方案》,组织部队向平汉线以西地区转移,部队转移到潼关、开封和洛阳等地区修整和构筑方向阻击日军。但在撤退过程中日军14和16师团组成的追击部队可不想让国军顺利逃走,他们违抗大本营停止追击的命令,继续尾衔追击国军,这就造成了了第一战区30多个师的国军居然被日军2个师团追着打的丑陋局面,不得已老蒋只能在花园口决堤,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西进。

而花园口的决堤导致黄淮地区成为沼国,数百万百姓无家可归,为这场战役画上了羞耻的句号。

在黄河边沼国行军的日军

整个战役国军为了兰封会战除了之前调集的12个师之外,还有商震、许友三等部,20多万的参战部队,愣是拿一个日军14师团毫无办法,战役下来14师团伤亡不过3500人,而国军参战部队伤亡却达到3万多万,成为了抗战最大的笑柄之一。

被日军调侃的老蒋

中日全方位差距

复盘一地鸡毛的兰封会战,其实要深层次探寻原因的话,其实可以归咎为中日双方在硬实力上的差距,这可不是人数优势能弥补。

首先,在兵源素质上日军“更有精神”。

在1938年的时候,如果要论单兵素质,当时的日军应该说是最强,而且没有之一。

在抗战开始之后,日军征召的都是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军人,他们在平时就注意纪律、注意养成士兵吃苦耐劳的精神,

“即使受了点伤,也不叫喊,忍着伤痛继续干”

。而且在平时的训练中,他们也是严格要求自己,一切从实战出发,虽然训练教条刻板,但却训练出他们强大的执行力。一丝不苟,反复练习的日军,俨然成为战场上的杀人机器。

侵华日军

在身体素质上,虽然我们一直在说日军是“小鬼子”,但这些日军无论是射击还是格斗技术都要远胜国军。在白刃战的时候,这日军时圆睁双目,大喊大杀,这些小矮子力气大得惊人,而且耐力很好,经常长途奔袭切断国军退路,反观国军虽然身材不矮,但相对于日军缺乏足够的耐力和力量,后期很多国军营养跟不上,体力更差,在白刃战中往往会率先崩溃。

日军在训练中练习拼刺

而且除了训练有素和身体素质之外,“很有招核精神”的日本陆军在作战意志上也是很强。

日军的精神战力在日俄战争期间就很有目共睹,当时俄军司令对于在旅顺口作战中的日军有较高的评价:

“就物质方面而言,敌军并没有什么刻意值得叫好的,但是我们对于它的精神方面却估计得太低了。这些军队对国家都有一颗敬畏的心,他们的男人以当兵为荣并且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,我不想和这些军人作战”

作战中的日军

其次,国军低估了日军14师团的实力。

其实刚开始国军对于日军兵力和装备的判断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误。

他们将兰封的日军认为只有1个师团2万人的兵力。按照日军的部队装备情况,当时的14师团属于日军甲等师团之一,是典型的8联队师团,即4个步兵联队以及炮、骑、辎和工各一个联队,人数在2.5万人左右,在装备方面当时14师团纸面上的数据也就不到的60门的重炮,轻重机枪不过300挺,其余重武器也仅有威力不足的余掷弹筒)。

日军精锐甲种师团

但实际上14师团在徐州会战后就被加强成日军机动师团,新增一个坦克联队,这些坦克联队对于当时的国军来说无异于是降维打击,在常设状态下部队人数接近3万人。而且由于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轻敌冒进的教训——当时参战的日军认为当时的国军很弱,仅靠旅团级别的支队就能摧毁国军的防线,却不想濑谷支队差点在台儿庄被国军全歼.。

所以对于孤军深入的土肥原师团,为了确保其能完成任务,当时的华中派遣军也是尽可能对其进行加强:

步兵方面调派了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,包括独立机关枪第5大队、迫击炮第5大队。在炮兵方面更是大手笔,调派了野战炮兵第2旅团,一共下辖4个炮兵联队,包括炮兵第24联队、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,以及大杀器独立野战重炮兵第5和6联队前者是24门105榴弹炮后者是24门150毫米榴弹炮。以及独立重炮兵第8联队(92式100毫米加农炮12门),如果再加上日军14师团自身的第20炮兵联队的话,在兰封的日军就有6个炮兵联队,在重炮数量上是参战国军的5-6倍以上,这火力封锁密度,就算是最精锐的国军也很难击穿日军的包围圈。

日军重炮兵部队

所以实际上参加兰封会战的日军兵力为5个步兵联队,6个炮兵联队、工兵、骑兵、战车、轻重兵1个联队,一共15个联队,人数在4万人以上。而薛岳的围攻兵团才不过12万人多一点,按照当时国军和日军战力比为1:4以及兵法中的双方势均力敌,进攻兵力和防守兵力比为3:1来看,进攻的国军其实反而处于劣势,失利也是情理之中。

兰封会战中的日军炮兵

最后,在临场指挥上国军的下限表现

俗话说,仗是人打的,虽然兵力和装备劣势,但兰封会战的国军如果照常其实战果还能进一步扩大,甚至于不用于最后靠花园口决堤来迟滞日军。在作战中虽然前方的宋希濂和薛岳,甚至胡宗南等人打得很勇猛,但奈何自己内部出了两位卧龙和凤雏级大神,导致国军最后功败垂成。

首当其冲的是桂永清,

这位国军海军上将在兰封会战中的表现可谓灾难性。靠着何应钦的裙带关系当上国军最精锐教导总队负责人的桂永清,在作战中上演了一出飞将军的戏码。先是在日军进攻兰封城的作战中,固守在杨固集团的桂永清不敢直面日军的火力,3万多人的桂永清军在3000多日军的进攻中居然夺路而逃,率军向杞县败退。在随后进攻三义寨的作战中,桂永清又一次选择了保存实力,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,擅自将各部队向杨固集、红庙间地区转移阵地,沿途抛弃无线电及武器弹药,情形颇为混乱。

国军海军提督桂永清(右1)

而另一位凤雏黄杰也是不遑多让,

其实黄杰在长城抗战中也是打出血性,但在兰封会战中他率领第8军选择了保存实力。围攻土肥原师团的时候,当时总司令程潜命令黄杰必须率部死守商丘,在兰封之敌未消灭前不得放弃。但老蒋嫡系爱将看到桂永清做出了“表率”,也选择放弃商丘(只留一个187师),导致军心动摇,29日凌晨商丘被日军攻占。这也直接导日军外围部队打通了兰封守军的联系,双方中心开花导致国军最后的溃败,如果黄杰死守商丘、守好商丘,薛岳必将给土肥原师团以更大杀伤是必然的。

国军黄埔一期黄杰(左1)

雨田君说

一场优势的兰封围歼战却打成这样,让老蒋一时间成为“笑柄”,恼羞成怒的他对手下的爱将们也大发雷霆,指责各军长“

指挥无方,行动复懦,以致士气不振,畏缩不前”

,“

各军师旅团长等此次作战奋勇争先者极居少数,大部缺乏勇气,鲜自振作,遂致占据迁延”

。然而这也是他种下的果,作为中央系大佬的他不就是经常搞内外有别、亲疏有别、杂牌与嫡系有别的基本政策吗?让军队内部出现了离心倾向和自私、自保行为。

当然国军的失败除了人为因素之外,低估土肥原师团实力以及双方在硬实力上的差距也是另一个主因……

—Theend—安全实盘配资门户网

发布于:天津市